汨罗江畔的技艺传承:龙舟生产厂技术培训实录

2025年7月8日,汨罗市盛林龙舟有限公司的培训室内座无虚席,从业30余年的资深龙舟制造技师李工正围绕“传统工艺与现代生产融合”主题展开讲解。作为湖南地区专注龙舟制造的厂商,龙舟生产厂通过常态化技术培训,将一线经验转化为可复用的知识体系,持续提升团队专业能力。


一、龙舟生产厂技术传承:从木材特性到工艺细节

  1. 选材标准解析

    • 杉木甄别:结合李工30年经验,讲解如何通过木纹走向判断杉木含水率(≤12%为佳),避免船体变形;

    • 樟木处理:演示传统“阴干法”操作要点,将新伐木材堆叠高度控制在1.2米以内,通风周期延长至21天。

  2. 核心工艺拆解

    • 龙筋制作:强调榫卯咬合精度需达±0.5mm,现场演示用鲁班尺校准船体弧度;

    • 涂装工序:分析水性桐油与桐油石灰粑的配比(1:3.5),解决船底防渗漏难题。


二、问题诊断:生产现场典型案例

  1. 船体接缝开裂

    • 成因分析:针对近期3艘龙舟出现的舱板接缝问题,李工指出木材干燥周期不足(<15天)是主因;

    • 解决方案:推行“三阶段干燥法”——自然晾置7天→蒸汽辅助4天→封闭养护4天。

  2. 划桨共振优化

    • 数据测试:使用简易频率仪检测20支划桨,发现12支存在5-8Hz共振带;

    • 调整方案:将桨叶后倾角度从12°调整为15°,降低水流阻力波动。


8.jpg

三、龙舟生产厂知识转化:培训成果与应用

  1. 实操演练

    • 分组实训:20名木工分4组进行船头榫卯组装,李工现场纠正3类常见操作误差;

    • 工具改良:根据反馈优化篾刀握柄角度(从60°增至75°),提升切割效率18%。

  2. 长效学习机制

    • 问题库建设:汇总当日47个技术问题,形成《龙舟生产答疑手册(2025版)》;

    • 月度考核:将工艺标准掌握度纳入绩效考核,占比提升至30%。


汨罗江的匠心传递:让经验成为生产力
“技术不是关起门来的独门绝技,而是需要流动的活水。”李工在结业时强调。当夕阳映照在培训室的木质讲台上,学员们仍在复盘当日记录的笔记——这种将个体经验转化为集体智慧的实践,正是龙舟生产厂持续精进的根基。

推荐

  • QQ空间

  • 新浪微博

  • 人人网

  • 豆瓣

取消
  • 首页
  • 电话
  • 留言
  • 微信